綠盲蝽依其食性雜、發生危害早、個體活動敏捷、分散測報困難為特點,近幾年來發生危害較為嚴重,多種果樹受害,已對果樹的枝葉生長和果品的產量質量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綠盲蝽的防治越來越受到重視。我們對綠盲蝽的發生規律及生活習性進行了觀察,現將觀察結果和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危害癥狀與嗜好范圍
綠盲蝽若蟲和成蟲以刺吸式口器危害果樹的幼葉和花果,被害寄主器官和危害時期不同,表現不同的癥狀。春季果樹開花、萌芽展葉時若蟲危害正在展開的幼葉,被害葉片形成針刺狀陰散形紅褐色小點,以后隨葉片生長,以小點為中心,形成不規則的孔洞,其邊緣殘缺破碎,褪綠呈黃綠色,葉片畸形卷縮嚴重引起早落。花期若蟲開始危害花和幼果,大攖桃.蘋果等果樹被害花瓣出現許多紅色小點;平果幼果被害后,由吸吮泛出紅褐色膠狀物,以后被害果以吸吮孔為中心,開始形成表面凹凸不平的木栓組織,狀似果點爆裂,隨果實膨大成熟,果面上形成大小約2~3平方厘米銹疤或瘤子,并有一針刺狀小孔。危害梨一般在外圍枝葉芽破綻或近初花期時開始,較蘋果危害稍早。幼葉剛被害時,出現黑色陰影散裝小斑點,隨葉片生長,斑點外緣隆起加厚,以斑點為中心形成邊緣黃綠、殘缺破碎的畸形葉。幼果被害后,從吸孔內泛出紅褐色膠狀物,生長后期被害果畸變,質地堅硬,品質變劣。桃幼葉被害后,出現網孔狀的黃褐色斑點,葉片破碎;桃果被害時果面茸毛脫落,形成形狀不規則的斑疤。
綠盲蝽寄主甚廣,果樹蘋果、葡萄、大棗、梨、桃、杏、柿子、山楂等都受其害。此外,還危害數種林木的葉片。蟲口密度較大的果園,單株蟲口有時可達千余頭,一頭綠盲蝽一生能危害幾十個新梢和近百個幼果,嚴重影響樹勢和果品質量。
形態特征
綠盲蝽屬半翅目,成蟲體黃綠色至淺綠,卵產于植物組織內,初產時白色,后成淡黃色,卵形似茄子,長彎曲圓筒形,端部尖,中前部粗,后部漸細。若蟲、初孵若蟲短而粗圓,體色淺黃色,取食后呈綠色或黃綠色。
生活習性
綠盲蝽在膠東地區1年發生4~5代,以卵在果樹芽鱗內和其它林木等植物體內越冬,翌年4月上旬冬卵開始孵化,先在果樹的花、幼葉和其它植物的幼嫩梢葉危害,4月下旬是若蟲盛發期。5月上中旬開始羽化成蟲,5月中旬進入成蟲羽化盛期,入5月下旬后,隨新梢老化,成蟲開始遷徙到溫度較大的環境下或組織幼嫩的植物上危害并在此產卵。以后在果園寄主上危害繁殖3~4代,最后一代于9月上旬進入成蟲羽化盛期,成蟲產卵結束后即死亡。越冬代成為翌年果園的蟲源。
成蟲善飛翔,有趨光性。成蟲取食后均潛藏在梢端葉片基部,稍受出動即迅速逃匿,故不易被發現。黃昏至上午9時,爬至葉面或梢葉、花、果上取食。
綠盲蝽蟲口密度大小與果園內外的環境條件密切相關,凡靠近河邊、水庫、池塘邊和大片平泊地的果園發生偏重;園外雜草叢生、山嵐郁閉等寄主果園樹種混雜,特別是蘋果與葡萄、大棗等數種混栽或果園相鄰、果園密植、枝量大郁閉的,蟲口密度大,危害嚴重。由此可見,綠盲蝽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密切關系。
防治方法
1、消滅越冬卵。冬前或早春清理果園,清除園內外及周圍的寄主雜草,集中燒毀或結合施基肥深埋地下,減少越冬卵。
2、遷徙期地下噴藥。4月中下旬,若蟲多集中在園內外一些雜草等萌芽展葉早的寄主上危害,對上述寄主噴布10%吡蟲啉3000~4000倍液,或48%樂斯本1500倍液,或2%阿維菌素6000倍液等消滅若蟲,減低樹上蟲口密度。10月上中旬,越冬代成蟲遷入果園產卵期,也可噴上述藥劑,減少越冬蟲口基數。
3、樹上藥劑防治。蟲口密度大的園片,可在4月中下旬果樹開花展葉期,結合防治其它蟲害,噴布2.5%的吡蟲啉2000倍液,或52.25%的農地樂1500倍液,或1.5%的阿維菌素4000倍液等。
4、保護利用天地。果園盡量少噴殺蟲劑,不噴高毒殺蟲劑,保護果園內的瓢蟲、青草蛉等天敵昆蟲,蟲口密度低時,不必噴藥,利用天敵進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