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小食心蟲幼蟲蛀果多從果實頂部或萼凹蛀入,蛀入孔比果點還小,呈圓形小黑點,稍凹陷。幼蟲蛀 入后直達心室,蛀食心室部分或種子,切開后多有汁液和糞便。被危害的果實有幾種典型的癥 狀:蛀入孔周圍果內變黑腐爛,稱之為“黑膏藥”;脫果孔較大,直徑約3 mm,似香頭大的孔, 俗稱“香眼”;蛀入孔和脫果孔內或周圍有糞便,俗稱“米眼”;有的蛀入孔和脫果孔呈水浸狀 腐爛,又稱“水眼”。桃、杏、李果蛀入孔較大,多在果核附近蛀食并有很多蟲糞。 幼蟲為害桃梢時多從頂尖部位第2-3 個葉柄基部幼嫩處蛀入,向下蛀食木質部和半木質部, 留下表皮,被蛀食的嫩尖萎蔫下垂,很易識別。這一特點也是判斷果園有無“梨小”發生的主 要依據之一。幼蟲有轉梢為害的習性,每頭幼蟲一生可為害3-4 個桃梢,有時幼蟲也為害櫻桃、 李、梨和蘋果的新梢。